這套公寓位於臺灣板橋
格局: 2+1 房 2 廳 2 衛
居住人數: 3 大
面積: 76 ㎡
1. 玄關設計:
不一樣的空間故事,來自敞開家門的那刻起
沒有印象中制式化的玄關尺度
悉心梳開一道長廊蔓延深度
佐配芝麻石磚引出戶外氣息、撫平純白的冷冽感
以還原前陽臺的概念
使日光傾盡於室,映亮了家中各角落
毫不受限的走動范圍
使穿脫鞋履無須再小心翼翼
得以自在伸展的舒適替換
同時揉合白橡木與長虹玻璃砌成一座輕透衣物櫃
不只援引光線、擱置外出衣服
也巧妙將對講機藏隱無形
呈現輕透明亮的返家場景
2. 餐廳 / 廚房設計:
白橡木的溫和基調相繼承接
成為空間的柔性分際線
知悉夫妻倆開夥頻率不高
采以開放設計梳整料理環境
落下一道輕薄電視牆
以未置頂高度劃開客廳與餐廚之間
既化解開門見廳的疑慮
也造就穿而不透的場所關係
3. 客廳設計:
循著柔弧流暢接軌客廳
卸下置頂實牆配置
改以半高尺度敞開穿透畫面
悉心思量電視牆若涵蓋影音設備
將使寬度增厚 50~60 公分
於是將電視機櫃獨立呈現
落定于玄關軸線上
形成場所的曖昧交錯
承接橡木紋理與大地色調
從細微之處串起場所關聯性
使公空間彼此連貫呼應
接著於壁面覆以天然泥土塗料
平衡空間濕度亦能消除異味
經由溫厚質地烘暖視溫
引出自然原生況味
4. 多功能和室設計:
基於未來的生育計畫
夫妻倆希望擁有一間多功能室因應各種狀況
於是重新調整裁定格局後
以圓潤曲度包覆立柱
整合弱電箱也能柔化直角的銳利感
接續將地坪架高框構一間半開放式和室
溫朴寧靜的空間氛圍
來自於將立面以樂土鏝抹出手感溫度
經由微光映照深刻濃淡痕跡
接續沿著輪廓鑄塑一方水泥平臺作為銜接
恰好的寬幅尺度
促成了到處遊走、隨性而坐的無拘場景
顧及未來生活情況
提前預留滑門軌道
從茶室、客房到孩童房
視情況自訂空間的用途與私隱程度
5. 主臥室設計:
沒有循規蹈矩的寢室佈局
重新看待空間中的每項元素
其中,「不像衣櫃的衣櫃」
正是團隊揮別以往制式的量體配置
將大型櫃體以內嵌形式推齊水準向度
不著痕跡的將收納機能消隱邊界
接續注入柔軟弧線潤飾空間表情
6. 主衛浴設計:
依照對外窗裁定主衛浴位置
使浴室不再昏暗潮濕
以木門框搭配霧玻
援引日光漫滲于房內
虛實之間模糊界定
確保私隱也放大了邊界
承接一貫柔灰調性
擇定具水泥紋理的磚材鋪設立面與地板
烘托自在寧靜的梳洗情境
7. 次臥室設計:
鑒於此房採光不佳,將純白當作基調
從天花、壁面再至衣櫃均蘊染一層柔白
經由簡淨色澤圍塑明亮氣息
接著於化妝桌立面鑿劃二道開口
一側揉入鏡面成為化妝鏡
另則嵌入霧玻穿引來自公空間的光源
化解原先採光不足的情形
8. 客衛浴設計:
承接主衛浴的簡淨氣息
分別於壁面與地板覆以 60*60 公分
與 30*30 公分的水泥紋理磚材
堆迭畫面的層次效果,同時顧及通風效能
依循工作陽臺設置一道氣窗,確保浴室的清爽舒適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