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娛樂圈,導演和演員的關係其實很微妙。
按照常理來說,導演應當對影視作品的拍攝擁有絕對的話語權,但現實中又往往出現因為演員的咖位大,反過來對導演的想法和原有的劇本指手畫腳的情況。
在電影史上,許多原本合作關係良好的演員和導演,就是因為對劇本和情節的走向產生分歧而逐漸疏遠的。
就連大名鼎鼎的成龍,都曾經歷過這樣的事情。
成龍可以說是一位非常知名的演員了,他的功夫片一度走向國際,被很多人推崇。
成龍的功夫電影出名,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敢於創新。
而他的創新之處就在於,在原本嚴肅緊張的功夫片中加入一些詼諧元素,讓人在保持緊張刺激感的同時還能覺得歡快愉悅,讓原本習慣於功夫片沉重基調的功夫迷們耳目一新。
成也蕭何,敗也蕭何。
這種風格固然使成龍的作品很受歡迎,但也並不代表所有人都喜歡。
知名導演黃志強就不太認同在一部電影中加入過多的這種風格。
《重案組》最開始是黃志強和成龍合作拍攝的,但當時兩人產生了很大的分歧。
黃志強更願意花費心思和時間去刻畫一些細膩感性的場面,而成龍覺得應該多加入一些輕鬆搞笑的元素。
這場爭執,最終以黃志強這個導演被換掉為終結。
在黃志強離開後,電影改由陳志華執導,把黃志強已經拍好的很多文戲都刪去,再加入成龍自己拍攝的動作戲,片名也從《野獸刑警》換成了《重案組》,搖身一變又成了「成龍作品」。
黃志強對此事耿耿於懷,他找到了曾和成龍合作過《城市獵人》也鬧過矛盾的王晶,兩人一拍即合,決定拍攝一部電影來諷刺成龍。
這部電影便是1995年的《鼠膽龍威》,由王晶創作劇本,掛名王晶導演,據說實際上大部分是黃志強執導拍攝。
故事的框架與1988年布魯斯·威利斯主演的《虎膽龍威》十分相似,連片名都只是差了一個字。
從這個片名也能夠看出電影的喜劇風格,龍威是男主角的名字,「鼠膽」正是形容龍威膽小如鼠的性格,當然眼尖的影迷也會發現「龍威」二字翻過來很像「成龍」。
在片中龍威雖然外表像Copy李小龍,卻有一個標誌性的大鼻子,王晶也故意找來同樣有大鼻子的張學友飾演。
片中的龍威是一名動作明星,他總是標榜拍戲從來不用替身,實際上卻是經常使用替身。
任何危險性的動作和一些高難度的武打場面,全部是他的保鏢,也就是片中李連杰扮演的「大膽」幫他完成的。
這就是赤裸裸的暗示諷刺了。
拋開那些諷刺成龍的內容,《鼠膽龍威》的觀賞性和娛樂性都很強,就算放在現在,其生動的故事、明快的節奏、激烈的槍戰、演員的表演都仍是上乘之作。
雖然劇本的創作對《虎膽龍威》有所參考,但與之相比,喜劇效果和娛樂性明顯更強。
最後說點八卦,本片在上映之後,曾令成龍大發雷霆,但他痛定思痛,決定坦然面對媒體,於是向公眾坦白自己拍戲時也會用替身,之前的「不用替身」言論不過是為了自我宣傳。
成龍還向公眾介紹了自己的替身李海青,這位長相與成龍非常相似的替身大哥在圈裡也被人尊稱為「龍哥」。
但同人不同命,據說他當時的月薪只有5000港元。